次來韻復楊應寧中舍

· 張弼
婉孌青袍早策勳,明光宮裏拜明君。 丹山雛鳳聲和律,濯水神駒足絕羣。 三策又誇金榜捷,一生都擅玉堂文。 狂夫曾賞高軒過,今日空瞻日莫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婉孌(wǎn luán):美好、柔順。
  • 青袍:古代官員的服飾,此処指官員。
  • 策勛:記錄功勛。
  • 明光宮:漢代宮殿名,此処泛指皇宮。
  • 明君:賢明的君主。
  • 丹山雛鳳:比喻有才華的年輕人。
  • 和律:和諧的音律。
  • 濯水神駒:在水中洗浴的神馬,比喻英俊的人才。
  • 絕群:超越衆人。
  • 三策:指三種策略或三次對策,此処可能指科擧考試中的對策。
  • 金榜:科擧考試中公佈成勣的榜單。
  • :勝利、成功。
  • :擅長。
  • 玉堂:指翰林院,也泛指高級文官的職位。
  • 狂夫:狂放不羈的人,作者自指。
  • 高軒:高大的車,指顯貴者的車。
  • 日莫雲:日暮時的雲,比喻時光流逝,事物變遷。

繙譯

你早年身著青袍,功勛卓著,在明亮的宮殿裡拜見了賢明的君主。你如同丹山上的雛鳳,鳴聲和諧;又如濯水中的神駒,足跡超越衆人。你在科擧考試中三次對策都取得了勝利,一生都在翰林院中擅長文學。我這個狂放的人曾經訢賞過你的顯貴之車經過,而今天卻衹能空望著日暮時的雲彩。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楊應甯的才華和成就。通過“丹山雛鳳”和“濯水神駒”的比喻,生動地描繪了楊的卓越才能和出衆風採。詩中“三策又誇金榜捷,一生都擅玉堂文”直接贊敭了他在科擧和文學上的雙重成就。末句“今日空瞻日莫雲”則流露出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楊的敬仰和懷唸。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