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宗海僉事提四川學政

· 張弼
五色龍章敕一函,遠將天語教西南。 山川無復登天險,草木都沾化雨覃。 諸葛祠前頻薦豆,相如橋下懶停驂。 同年此別何時會,且對黃花共醉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色龍章敕一函:五色龍章,指五彩斑斕的龍形圖案,這裏象徵皇帝的詔書。敕,皇帝的命令或詔書。一函,一封。
  • 天語:皇帝的話語。
  • 化雨覃:化雨,比喻教化之恩如雨露滋潤。覃,深廣。
  • 諸葛祠:指諸葛亮祠,即武侯祠,位於四川成都。
  • 薦豆:古代祭祀時獻酒食的儀式。
  • 相如橋:指司馬相如的故居或與其有關的橋。
  • :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
  • 同年:科舉時代同一年考中的人。
  • 黃花:菊花。
  • 醉酣:飲酒至酣暢的狀態。

翻譯

五彩斑斕的龍形圖案裝飾的詔書一封,承載着皇帝的旨意,遠赴西南地區。從此,山川不再有難以逾越的天險,草木都沐浴在如雨露般的教化恩澤之中。在諸葛亮的祠堂前頻繁獻上祭品,而在相如橋下卻懶得停下馬車。同一年考中的我們,此別之後不知何時能再會,暫且對着菊花,共同暢飲至醉。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弼送別石宗海僉事提四川學政的作品。詩中通過「五色龍章敕一函」描繪了皇帝詔書的莊嚴與重要,表達了石宗海此行的重要使命。詩中「山川無復登天險,草木都沾化雨覃」寓意着石宗海將給西南地區帶來教化的恩澤,使得那裏的文化和教育得到發展。後兩句則通過具體的地點和活動,展現了詩人與石宗海的深厚情誼,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也抒發了對未來相聚的憧憬。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