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懶翁

坡仙何日跨鯨歸,公是蘇家老白眉。 把劍舞殘杯內酒,撫琴彈破筆頭詞。 桂林種德不知歲,福海流長無盡時。 他年翁若回蓬島,穩把青氈付阿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坡仙:指蘇軾,世人對蘇軾極爲推崇,稱其爲「坡仙」。
  • 跨鯨:典故,通常用來表示文人逝世,像乘鯨登仙而去 。
  • 公是蘇家老白眉白眉:三國時馬良眉有白毛,聰慧而才華出衆,時人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裏借指才華傑出的人,此句說懶翁是才華出衆之人 。
  • 把劍舞殘杯內酒:「把」是持、握的意思,即手持劍在剩餘酒杯中的酒面前舞動。
  • 撫琴彈破筆頭詞:一邊撫琴,一邊創作詩詞到極致。「彈破」有創作到極致的意思,「筆頭詞」指所作的詞。
  • 桂林種德不知歲:在桂林從事品德教化之類的善事,已經不知道過去了多少歲月。「種德」意爲施恩德,做善事。
  • 福海流長無盡時:福氣就像寬闊的海洋,水流悠長沒有盡頭。指福氣深厚長久。
  • 蓬島:即蓬萊島,神話中海上仙山。
  • 青氈:青氈傳家是傳統典故,代表家族傳承的珍貴之物、傳家之寶,這裏代指傳承衣鉢 。

翻譯

像蘇軾那樣的仙人究竟什麼時候騎着鯨魚歸返人間呀,而您就是那蘇家般才華出衆的白眉一人。手持寶劍在剩餘的酒杯酒液前舞動,輕撫琴絃創作美妙的詞章至極致狀態。您在桂林廣施恩德做善事不知過去了多少年,您的福氣深厚如同大海之水一樣源遠流長沒有盡頭的時候。如果有一天您回到了蓬萊仙島,那麼這珍貴的傳承衣鉢穩穩地交付給誰呢?

賞析

這首詩《見懶翁》是白玉蟾對懶翁的讚美與感慨而作。開篇以「坡仙何日跨鯨歸」營造出一種奇幻空靈又帶着悠遠追思的意境,把懶翁比作如蘇家出衆的白眉般才華卓絕之人,對懶翁的才華給予極高讚譽。 「把劍舞殘杯內酒,撫琴彈破筆頭詞」生動地刻畫了懶翁極具文人雅士風範又瀟灑不羈的形象,體現出他既能在舞劍中揮灑豪情,又能於撫琴時靈感泉涌創作絕妙好詞,展現出他多才多藝、高雅瀟灑的一面。 「桂林種德不知歲,福海流長無盡時」歌頌懶翁長期在桂林播撒恩德,讚譽他的善舉帶來的福澤深厚長久。最後「他年翁若回蓬島,穩把青氈付阿誰」則流露出對懶翁離去後傳承問題的憂慮與思考,側面襯托出懶翁在詩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成就和品德傳承的重要意義。整首詩語言優美,巧用典故,將對懶翁的敬仰讚美之情抒發得婉轉深情又韻味悠長 。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衆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徵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 1210篇诗文

白玉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