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
鳳凰飛來衆鳥隨,神龍遊處羣魚嬉。
先生道德如韓孟,四方學者爭奔馳。
濟北張泂壯且勇,楚丘李縕少而奇。
二子磊落頗驚俗,泰山石介更過之。
三人堂堂負英氣,胸中拳攣蟠蛟螭。
道可服兮身可屈,北面受業尊爲師。
先生晨起坐堂上,口諷大易春秋辭。
洪音琅琅響齒牙,鼓簧孔子與宓羲。
先生居前三子後,恂恂如在汾河湄。
續作六經豈必讓,焉無房杜廊廟資。
吁嗟斯文敝已久,天生吾輩同扶持。
二子勉旃吾不惰,先生大用終有時。
當以斯文施天下,豈徒玩書心神疲。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泂(jiǒng):用於人名。
- 縕(yùn):亂麻,舊絮。
- 拳攣(quán luán):鬱結不舒的樣子。
- 蟠(pán):盤曲,環繞。
- 蛟螭(jiāo chī):蛟龍。
- 恂恂(xún xún):恭謹溫順的樣子。
- 湄(méi):河岸,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 旃(zhān):「之焉」的合音。
翻譯
鳳凰飛來時衆多鳥兒跟隨,神龍遊動處羣魚嬉戲。 富春先生的道德如同韓愈和孟郊,四方的學者爭相奔來求教。 濟北的張泂強壯且勇敢,楚丘的李縕年少而奇特。 這二位光明磊落很是驚世駭俗,泰山的石介更是超過他們。 三人堂堂正正身負英雄氣概,心中鬱結着盤繞的蛟龍。 道義可以遵循自身可以委屈,面朝北接受學業尊先生爲老師。 先生早晨起來坐在堂上,口中誦讀着《周易》《春秋》的文辭。 洪亮的聲音清脆響亮,如同鼓動着孔子和宓羲的學說。 先生坐在前面三個弟子在後面,恭謹溫順如同在汾河岸邊。 繼續創作六經未必會謙讓,怎麼會沒有房玄齡、杜如晦那樣成爲國家棟梁的資質呢? 唉,這文教的風氣衰敗已經很久了,上天讓我們這輩人共同扶持。 二位要努力啊我也不會懶惰,先生被大用終究會有那一天。 應當將這文教施行於天下,怎能只是玩賞書籍讓心神疲憊呢。
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神龍喻富春先生的高尚品德和非凡影響力,吸引着衆多學子前來追隨。詩中讚揚了張泂的壯勇、李縕的少奇以及石介自己的出衆,表現出他們的英氣和才華。同時,描述了富春先生授課的情景,其講授的內容如洪音琅琅,富有感染力。詩人認爲他們有能力續寫六經,有成爲國家棟梁的資質,表達了對文教復興的期望以及共同努力的決心。整首詩氣勢磅礴,語言豪邁,充滿了對師道尊嚴的尊重和對學問傳承的重視,也體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對未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