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士熙道未至

· 石介
鳳凰飢憶玉山禾,鼓翅飛下玉山阿。 玉山之禾粒未熟,飢不得食心如何。 麒麟渴憶崑山流,軒軒直出崑山幽。 崑山之流流未長,渴不得飲予心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熙道:人名。
  • 玉山禾:傳說中的崑侖山的木禾,這裡借指寶貴的糧食。玉(yù)山(shān)禾(hé)
  • 阿(ē):山陵。
  • 麒麟: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瑞獸,這裡象征賢士。麒(qí)麟(lín)
  • 崑山流:指崑侖山的泉水,象征著珍貴的水資源。崑(kūn)山(shān)流(liú)

繙譯

鳳凰飢餓時想起了玉山的禾苗,鼓動翅膀飛下了玉山山陵。可是玉山的禾粒還未成熟,飢餓卻不能喫到食物,內心該是怎樣的感受呢?

麒麟口渴時想起了崑山的泉水,氣宇軒昂地逕直走出崑山的幽深之処。然而崑山的泉水流淌得還不長,口渴卻不能喝到水,我的內心充滿憂愁。

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和麒麟爲喻,表達了對賢士(熙道)的期待和渴望。詩中通過描繪鳳凰飢不得食、麒麟渴不得飲的情景,暗示了賢士到來之前的焦急和期盼。作者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將玉山禾和崑山流分別象征著賢士的才能和滋養賢士的環境,表達了對賢士的高度重眡和對他們到來的殷切期待。整首詩意境宏大,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石介

石介

宋兗州奉符人,字守道,一字公操,學者稱徂徠先生。仁宗天聖八年進士。歷鄆州觀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遷鎮南節度掌書記。丁憂,躬耕徂徠山下,教授《易經》。服除,入爲國子監直講,從學者甚衆。慶曆中,薦爲太子中允,直集賢院,作《慶曆聖德頌》頌揚新政人物。旋通判濮州,未赴卒。爲文有氣,主張道統文統合一說,反對佛老和駢文。有《徂徠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