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赴宴贈丘妓

舞拍歌聲妙不同,笑攜玉斝露春蔥。 梅花體態香凝雪,楊柳腰肢瘦怯風。 螺髻雙鬟堆淺翠,櫻脣一點弄嬌紅。 白鷗不入鴛鴦社,夢破巫山雲雨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玉蟾:南宋時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
  • 玉斝(jiǎ):古代酒器。
  • 螺髻:古代婦女髮式,形似螺殼。
  • 雙鬟:古代年輕女子的兩個環形髮髻。

翻譯

舞動的節拍和歌聲奇妙不同,笑着攜帶玉酒器露出如春天蔥般的手指。梅花般的體態香氣凝結似雪,楊柳般的腰肢瘦弱害怕風。梳着螺髻和雙鬟堆着淺淺的翠色,櫻桃小嘴微微擺弄出嬌美的紅色。白鷗不進入鴛鴦的羣體,夢破滅猶如巫山雲雨一場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美麗的丘妓。詩中通過對她的歌舞、容貌、體態、裝扮等方面的描寫,如「笑攜玉斝露春蔥」「梅花體態香凝雪」「楊柳腰肢瘦怯風」等,生動地展現了她的迷人風采。詩的後兩句則有一種空靈的感覺,以白鷗不融入鴛鴦社暗示了某種孤獨和失落,以及夢境破滅後的空虛。整體語言優美,意境獨特,充滿了藝術的魅力。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衆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徵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