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周道士

人行秋色裏,詩入畫圖中。 笑指白雲頂,猿啼第一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玉蟾:南宋時期道教南宗的實際創始人,原名葛長庚,字白叟、如晦、以閱、衆甫,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 :給……看,這裏有贈給的意思。
  • 人行:人行走。
  • 詩入:詩句融入。
  • 畫圖:圖畫。
  • 白雲頂:白雲繚繞的山頂。
  • 猿啼:猿猴啼叫。

翻譯

人行走在一片濃濃的秋色之中,那美妙的景緻宛如詩句融入絕美的圖畫裏。笑着指向那白雲繚繞的山頂,能聽到猿猴在第一峯上傳來陣陣啼叫聲 。

賞析

這首詩短短二十字,卻營造出了一種空靈悠遠的意境。開篇「人行秋色裏,詩入畫圖中」,直接將讀者帶入如詩如畫的秋景氛圍中。「人行秋色裏」,讓人們可想象到詩人和周道士漫步在充滿秋意的山林間,周圍可能是五彩斑斕的樹葉、清爽舒適的秋風,畫面感極強。「詩入畫圖中」進一步強化了這份美感,表明眼前景色如同能入詩般美妙,讓人沉醉。後兩句「笑指白雲頂,猿啼第一峯」,視角從眼前秋色轉向遠處高聳入雲的山峯。詩人笑着指向白雲環繞之處,此時又傳來猿猴在第一峯的啼叫聲,不僅讓畫面有了動態感,那猿啼聲在空谷間迴盪,更增添了山林的靜謐與清幽。整首詩動靜結合,色彩與聲音互相映襯,展現出大自然美妙絕倫的景色,流露出詩人對自然風光的欣賞陶醉以及一種悠然閒適的心境 。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衆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徵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