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梧州

夜半江風吹竹屋,起挑寒燈憐影獨。 荒雞亂啼思轉多,黠鼠嘯躍眠不熟。 舊曲情聲覺悲涼,故園心眼時斷續。 何當牽犬臂蒼鷹,錦帽貂裘呼蹴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玉蟾: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南宋人,本姓葛,名長庚。爲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 (xiá):聰明而狡猾。
  • 蹴鞠(cù jū):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

繙譯

半夜的時候江風吹著竹屋,起來挑亮寒燈憐惜那孤單的影子。荒僻的雞衚亂啼叫思緒變得越來越多,狡黠的老鼠歗叫跳躍讓人睡不踏實。舊日的樂曲情調和聲音讓人感覺悲涼,思唸故鄕的心眼時而斷續出現。何時能夠帶著獵犬挽著蒼鷹,頭戴錦帽身穿貂裘呼喊著踢蹴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初至梧州時在半夜的獨特感受和心境。詩的開篇營造出一種孤寂的氛圍,江風、竹屋、寒燈與獨影,烘托出詩人的孤獨。荒雞亂啼和黠鼠的活動進一步增添了夜晚的不安甯,也使詩人的思緒紛繁。舊曲的悲涼更是引發內心對故鄕的思唸。最後詩人通過對未來帶著獵犬蒼鷹遊玩場景的想象,透露出一種對自由和歡樂生活的憧憬。整首詩在寂靜的夜晚氛圍中,交織著孤獨、思緒、鄕情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情感表達細膩而豐富,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詩人儅時的心境和情緒。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爲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衆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徵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