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芒屩(juē):用芒莖外皮編織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繙譯
聽聞西園的春色正濃,我急忙穿上草鞋前去登高觀賞。 無數的花朵爭奇鬭豔,呈現出紅紫繽紛的色彩,可誰又能理解天地創造萬物的本心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景象和詩人的思考。詩的前兩句通過“聞道”“急穿”“去登臨”等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對春日美景的迫不及待之情。後兩句則在描繪繁花似錦的景象後,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誰能理解天地創造萬物的本心?這不僅是對自然的思考,也可能蘊含著對人生和世界的感悟。整首詩語言明快,意境優美,在訢賞春日美景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更深層次意義的思索。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同丘子服遊蘆峯以嶺上多白雲分韻賦詩得白字 》 —— [ 宋 ] 朱熹
- 《 二詩奉酬敬夫贈言並以爲別 》 —— [ 宋 ] 朱熹
- 《 次韻秀野早梅 》 —— [ 宋 ] 朱熹
- 《 挽延平李先生三首 》 —— [ 宋 ] 朱熹
- 《 崖邊積雪取食甚清次敬夫韻 》 —— [ 宋 ] 朱熹
- 《 擬古八首 》 —— [ 宋 ] 朱熹
- 《 伏讀秀野劉丈閒居十五詠謹次高韻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繩削是所願望秀野 》 —— [ 宋 ] 朱熹
- 《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納湖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