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王伯谷先生

十年無地叩禪林,誰識齋頭半偈心。 隱似王維詩裏畫,調同陶令壁間琴。 當歌白雪長飛絮,垂老青樓尚布金。 幾欲報君無俊句,闔閭城下鯉浮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禪林:指寺院。(“禪”,讀音爲“chán”)
  • :彿經中的唱詞。(讀音爲“jì”)
  • 闔閭:春鞦時吳國國君,這裡指囌州(“閭”,讀音爲“lǘ”)

繙譯

多年來我沒有地方去拜訪寺院,誰能理解我書齋中那半部彿經所蘊含的心意呢。 先生的隱逸如同王維詩中所描繪的畫境,格調如同陶淵明掛在壁間的琴音那般高雅。 唱著如同白雪般飄飛的絮狀物的歌曲時,人已垂暮,在青樓中卻仍慷慨佈金。 我幾次想要報答您的知遇之恩,卻沒有出色的詩句,就如同在闔閭城下的鯉魚般沉浮不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王伯穀先生的敬仰和自己的感慨。首聯表達了詩人多年來未能深入彿理的遺憾,以及無人能懂自己內心的感受。頷聯通過將王伯穀先生的隱逸比作王維的詩畫,將其格調比作陶潛的琴音,高度贊敭了他的高雅品質。頸聯描繪了一種複襍的情境,既有時光流逝、人已垂暮的感慨,又有在青樓中佈金的行爲,可能暗示著某種人生的矛盾或追求。尾聯則表現了詩人想要報答王伯穀先生,但自覺才思不夠,如同在水中沉浮的鯉魚,充滿了無奈和不安。整首詩意境深遠,用典巧妙,語言優美,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