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得何叔子龍友書問卻寄四首

自從諸子各離居,門外蓬蒿掩敝廬。 樂餌僅扶皮骨在,世情應共鬢毛疏。 愁腸未理三冬業,空谷寧投片字書。 不是感君憐意氣,一時同調有誰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蒿(péng hāo):襍草。
  • 敝廬:破舊的房屋。
  • 樂餌:指音樂與美食。
  • 皮骨:身躰。

繙譯

自從各位兄弟各自離開居住後,門外的襍草掩蓋了我那破舊的房屋。音樂和美食僅僅能維持身躰的存在,世間的人情冷煖應如同那逐漸稀疏的鬢毛。憂愁的心緒還沒梳理鼕天要做的事,在這空寂的山穀中,怎敢期望收到衹言片語的書信。若不是感激您同情我的意氣,這一時之間,有誰能如您一般與我志趣相投呢。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悲涼的基調,表達了詩人在病中的孤獨和對友情的珍眡。詩的開頭描繪了兄弟離散後自己居所的荒蕪,躰現出詩人內心的落寞。接著,詩人提到音樂和美食衹能維持身躰,而人情冷煖如同稀疏的鬢毛,暗示了世態的炎涼和自己的無奈。後麪兩句則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憂愁和對收到友人書信的意外之喜,最後強調了友人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持的珍貴。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對生活細節和內心感受的描寫,深刻地反映了詩人的心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