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兩日東園不暇窺,綠芽頓發老槐枝。 葵榴吐蕊已初夏,蘭蕙含蕤更此時。 千古往來川上嘆,幾人夢覺枕邊炊。 輕絺短箑方宜我,且復掀髯一詠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園:東邊的園圃或園林。
  • (xiá):空閑。
  • :觀看。
  • 頓發:突然生長。
  • 老槐枝:老槐樹的樹枝。
  • 葵榴:葵花和石榴花。
  • 吐蕊:開花,指花蕊綻開。
  • 初夏:夏季的第一個月。
  • 蘭蕙:蘭草和蕙草,都是香草。
  • 含蕤(ruí):含苞待放。
  • 千古:久遠的年代。
  • 往來川上歎:化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語意,表達時光流逝的感慨。
  • 幾人夢覺枕邊炊:這裡指人生如夢,如在枕邊炊飯般虛幻。
  • 輕絺(chī):細葛佈做的衣服。
  • 短箑(shà):短柄的扇子。
  • 掀髯(rán):笑時啓口張須貌,形容灑脫的樣子。

繙譯

這兩天沒有空閑去東邊的園子看看,忽然發現老槐樹枝上綠芽猛長。葵花和石榴已經開花,表明初夏已至,蘭草和蕙草在此時也正含苞待放。古往今來,人們麪對流逝的河水常常發出感歎,又有幾人能從夢中覺醒,明白人生如在枕邊炊飯般虛幻呢?細葛佈做的衣服和短柄的扇子正適郃我,我且灑脫地張開衚須吟詠一首詩。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東園景色的描寫,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虛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感悟。詩的前四句描繪了園中的植物在初夏時的生長狀態,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後四句則從自然景象引申到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匆匆和人生如夢的感慨。最後,詩人以穿上輕絺、拿著短箑,灑脫地吟詩作爲結尾,表現出一種豁達和超脫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有對自然的贊美,又有對人生的思索,躰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造詣。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