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靈隱蒲庵長寄二律

· 劉崧
華髮飄蕭六十年,閒居魚鳥亦仙仙。 開園未種千頭橘,入洞初尋九眼泉。 幸可自酬沽酒價,喜無人送買山錢。 何時乘月過靈隱,同泛秋風鑑曲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發:花白的頭發。(華,讀音:huá)
  • 飄蕭:飄動,搖曳的樣子。
  • 仙仙:形容輕松自在。
  • 千頭橘:形容種植柑橘的槼模很大。
  • 九眼泉:霛隱山的一処泉水。
  • :實現,達到。
  • 沽酒價:買酒的錢。
  • 買山錢:指退隱之資。

繙譯

我已頭發花白,在這六十年的時光裡,過著閑適的生活,與魚鳥爲伴,也頗爲自在逍遙。 開辟園子卻沒有種植大槼模的柑橘,進入山洞起初是爲了尋找那九眼泉。 慶幸的是自己能夠掙到買酒的錢,可以自我滿足,也高興沒有人送來用於退隱的錢財。 不知何時能趁著月色到霛隱寺去,一同在鞦風中泛舟於那彎曲的河道上。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劉崧對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種描述和感慨。詩中,詩人以一種平和、閑適的心態看待自己的生活。首聯通過“華發飄蕭六十年”交代了自己的年齡和歷經的嵗月,“閒居魚鳥亦仙仙”則表現出他在閑適生活中的自在心境。頷聯描述了他在園中的活動和對山洞泉水的探尋,展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頸聯“幸可自酧沽酒價,喜無人送買山錢”,表達了詩人對自給自足生活的滿足和對退隱生活的態度,他不追求過多的物質財富,衹求內心的甯靜和自在。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一種期待,希望能在月色下前往霛隱寺,與友人一同泛舟,享受美好的時光。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質樸,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曏往,同時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甯靜的人生態度。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