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鬱林二首

鬱林東下對扶桑,黑霧沉山是暈黃。 鷓鴣啼上桄榔樹,一寸鄉心萬里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鬱林:古代地名,今廣西玉林市一帶。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神樹,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這裏指東方。
  • 黑霧沉山:形容山中霧氣濃重,天色昏暗。
  • 暈黃:昏黃,模糊不清的顏色。
  • 鷓鴣:一種鳥,常用來象徵思鄉之情。
  • 桄榔樹:一種熱帶樹種,這裏可能指當地的特色植物。
  • 鄉心: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翻譯

從鬱林向東出發,面對着太陽升起的方向,山中的黑霧沉沉,天色昏黃。鷓鴣鳥在桄榔樹上啼叫,一寸寸的思鄉之情,卻像是萬里那麼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朋友前往鬱林時的情景,通過「黑霧沉山」和「暈黃」的描繪,營造了一種朦朧而壓抑的氛圍。鷓鴣的啼叫和桄榔樹的意象,加深了詩中的思鄉之情。最後一句「一寸鄉心萬里長」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即使身在遠方,心卻始終牽掛着故鄉。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以及對家鄉的無限眷戀。

鄭善夫

明福建閩縣人,字繼之,號少谷。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滸墅。憤嬖倖用事,棄官歸。正德中,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諫南巡,受廷杖,力請歸。嘉靖初,以薦起爲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畫善詩。有《鄭少谷集》、《經世要談》。 ► 1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