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不待律,臘後暖相催。 久客惜殘歲,他時聞落梅。 家家斗酒會,處處短笳哀。 卻憶江西北,漁樵戍未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代農曆十二月的一種祭祀,也指農曆十二月。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指古代的節氣,這裏特指冬至後的寒冷。
  • 殘歲:指年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 落梅:指梅花落,象徵着冬天的結束和春天的到來。
  • 斗酒:指飲酒作樂。
  • 短笳: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指笳聲,常用來表達哀思。
  • 江西北:指江西省的北部地區。
  • 漁樵:指漁夫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 戍未回:指戍守邊疆的士兵還未歸來。

翻譯

在南方,冬至後並不按節氣變冷,臘月裏暖意催人。 久居他鄉的我,珍惜這即將結束的一年,期待着聽到梅花落下的聲音。 家家戶戶都在歡聚飲酒,處處傳來短笳的哀鳴。 我卻在回憶江西北部的景象,那裏的漁夫和樵夫,以及戍守邊疆的士兵還未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方臘月的溫暖景象,與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形成對比。詩中「南州不待律,臘後暖相催」表達了南方氣候的溫暖,與北方寒冷的臘月形成鮮明對比。後句「久客惜殘歲,他時聞落梅」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春天的期待。結尾的「卻憶江西北,漁樵戍未回」更是深化了詩人對故鄉和邊疆士兵的思念之情,展現了詩人深沉的鄉愁和對國家邊疆安全的關切。

鄭善夫

明福建閩縣人,字繼之,號少谷。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滸墅。憤嬖倖用事,棄官歸。正德中,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諫南巡,受廷杖,力請歸。嘉靖初,以薦起爲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畫善詩。有《鄭少谷集》、《經世要談》。 ► 1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