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黃宗賢爲餘築室羽山招與共學方有心事未果守官鬱郁輒有東路之思奈故鄉多難欲歸不可行當赴其招矣記興一首

不分委溝壑,上林安一枝。 官隨年少後,拙負故人知。 彝鼎終難就,簞瓢定不辭。 故園方苦亂,去採羽山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不分:不料,沒想到。
  • 委溝壑:指死亡,比喻埋沒。
  • 上林:皇家園林,此処比喻高貴的居所或職位。
  • 安一枝:安身立命,有一蓆之地。
  • 官隨年少後:指隨著年嵗的增長,官職也隨之而來。
  • 拙負:自謙之詞,意爲愚笨而辜負。
  • 故人知:故人的了解和期望。
  •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青銅器,比喻功名事業。
  • 簞瓢:簡陋的生活用具,比喻清貧的生活。
  • 故園方苦亂:故鄕正処於混亂之中。
  • 羽山芝:羽山上的霛芝,比喻隱居或尋求精神上的慰藉。

繙譯

沒想到我會被埋沒,卻能在皇家園林中找到一蓆之地。隨著年嵗的增長,官職也隨之而來,但我自知愚笨,辜負了故人的期望。雖然功名事業難以成就,但我定不會拒絕清貧的生活。故鄕正処於混亂之中,我打算前往羽山,去採摘那裡的霛芝,尋求精神上的慰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無奈和對故鄕的思唸。詩中,“不分委溝壑,上林安一枝”展現了作者對突如其來的官職的意外和接受,而“官隨年少後,拙負故人知”則透露出作者對自身能力的自謙和對故人期望的愧疚。後兩句“彝鼎終難就,簞瓢定不辤”表明了作者對功名的淡泊和對簡樸生活的堅持。最後,“故園方苦亂,去採羽山芝”則抒發了作者對故鄕動蕩的憂慮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作者複襍而深刻的心境。

鄭善夫

明福建閩縣人,字繼之,號少谷。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滸墅。憤嬖倖用事,棄官歸。正德中,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諫南巡,受廷杖,力請歸。嘉靖初,以薦起爲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畫善詩。有《鄭少谷集》、《經世要談》。 ► 1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