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嘆三首

憶昔金閨困天梏,乞身還山思維谷。頻年藜藿口不充,況復呻吟臥牀褥。 生子當如孫仲謀,豚犬區區但口腹。嗚呼!天時人事兩不值,我生安命而已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閨:指朝廷。
  • 困天梏:比喻受到極大的束縛或壓迫。
  • 乞身:請求辭去官職。
  • 思維谷:比喻深思熟慮的地方。
  • 頻年:連年。
  • 藜藿:指粗劣的食物。
  • 口不充:吃不飽。
  • 呻吟: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
  • 臥牀褥:躺在牀上,指生病。
  • 孫仲謀:指三國時期的孫權,這裏用來比喻英勇有才幹的人。
  • 豚犬:比喻平庸無能的人。
  • 區區:僅僅。
  • 口腹:指滿足吃喝等基本生活需求。
  • 天時人事:指天命和人事。
  • 兩不值:兩者都不順利。
  • 安命:順從命運。

翻譯

回憶往昔在朝廷中受困如被天所束縛,請求辭職回到山中深思熟慮。連年來連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飽,更何況是躺在牀上呻吟病痛。 生兒子應當像孫權那樣英勇有才,而平庸之輩僅僅滿足於口腹之慾。唉!天命和人事兩者都不順利,我只能順從命運罷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在朝廷中受困的回憶,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順從。詩中,「金閨困天梏」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困境,而「乞身還山思維谷」則展現了作者渴望自由、追求深思熟慮的心態。通過對比「孫仲謀」與「豚犬」,作者表達了對英勇有才之人的嚮往和對平庸生活的厭棄。最後,面對天命和人事的不順,作者選擇了順從命運,體現了其內心的無奈與接受。

鄭善夫

明福建閩縣人,字繼之,號少谷。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滸墅。憤嬖倖用事,棄官歸。正德中,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諫南巡,受廷杖,力請歸。嘉靖初,以薦起爲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畫善詩。有《鄭少谷集》、《經世要談》。 ► 1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