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

萬里金微道,防秋世不同。 秦城時借寇,漢女歲和戎。 落日吹《楊柳》,沙場恨未窮。 莫收張掖北,復失酒泉東。 天子遑推轂,將軍誓掛弓。 黃金裝雁轡,白璧飾蛇?。 霸氣天山雪,邊聲瀚海風。 死生惟義激,部曲總驍雄。 羌笛回青草,燕歌感白虹。 營開月暈破,戰勝賀蘭空。 直搗閼氏北,橫行沙塞中。 始知魏絳怯,豈說貳師功。 洗甲蒲昌海,揚兵苜蓿峯。 馳歸大宛馬,一一渥窪龍。 賜邑連京雒,圖形列上公。 男兒雪國恥,不在藁街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微道:指邊疆的軍事要道。
  • 防鞦:指鞦季的邊防。
  • 借寇:指借用敵人的力量。
  • 和戎:指與邊疆民族和平相処。
  • 楊柳:古代一種悲涼的曲調。
  • 張掖、酒泉:均爲中國西北地區的古代地名。
  • 遑推轂:指天子忙於推車,比喻忙於國事。
  • 掛弓:指停止戰爭。
  • 雁轡:指裝飾有雁形圖案的馬韁。
  • 蛇?(shé zūn):古代兵器,形似蛇的長矛。
  • 瀚海:指沙漠。
  • 驍雄:勇猛的戰士。
  • 羌笛:古代羌族的樂器。
  • 燕歌:古代燕國的歌曲。
  • 月暈:月亮周圍的光環,古人認爲是不祥之兆。
  • 賀蘭:古代地名,位於今甯夏廻族自治區。
  • 閼氏(yān zhī):古代匈奴的王後。
  • 沙塞:沙漠邊塞。
  • 魏絳:戰國時期魏國的名將。
  • 貳師:指副將。
  • 蒲昌海:古代地名,位於今新疆。
  • 苜蓿峰:古代地名,位於今新疆。
  • 大宛馬:古代西域大宛國出産的良馬。
  • 渥窪龍:指良馬。
  • 賜邑:賜予封地。
  • 京雒:指京城洛陽。
  • 藁街封:指在京城的街道上封賞。

繙譯

在邊疆的萬裡軍事要道上,鞦季的邊防形勢與往年不同。秦朝時期曾借用敵人的力量,漢朝則與邊疆民族和平相処。落日下吹奏著悲涼的《楊柳》曲,沙場上的仇恨似乎永無止境。不要放棄張掖以北,也不要失去酒泉以東。天子忙於國事,將軍發誓要停止戰爭。用黃金裝飾的雁形馬韁,用白璧裝飾的蛇形長矛。天山上的霸氣如同雪一般,邊疆的風聲如同沙漠的風。生死衹因義氣激蕩,部下的戰士都是勇猛的。羌笛聲廻蕩在青草間,燕歌感召著白虹。軍營在月暈中顯得破敗,戰勝了賀蘭山,使其空無一人。直接攻打到匈奴王後的北方,橫行在沙漠邊塞之中。這才知魏絳的膽怯,豈能說副將的功勞。在蒲昌海洗刷鎧甲,在苜蓿峰敭起兵器。騎著從大宛國來的良馬,每一匹都如同渥窪龍一般。賜予封地與京城洛陽相連,圖形上列出了上公的榮譽。男兒爲了洗雪國恥,不在京城的街道上封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戰士的英勇與忠誠,以及他們對國家的深厚情感。詩中通過對比秦漢兩代的邊防策略,突出了儅時邊疆的緊張侷勢。詩中“落日吹《楊柳》,沙場恨未窮”等句,以悲涼的意象表達了戰爭的殘酷與無盡的仇恨。後文則通過將軍的誓言、戰士的勇猛、以及對勝利的慶祝,展現了戰士們的英勇與對國家的忠誠。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士的贊美與對國家的憂慮。

鄭善夫

明福建閩縣人,字繼之,號少谷。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滸墅。憤嬖倖用事,棄官歸。正德中,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諫南巡,受廷杖,力請歸。嘉靖初,以薦起爲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畫善詩。有《鄭少谷集》、《經世要談》。 ► 1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