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同散原恪士壽丞瘦唐同武遊焦山一宿與瘦唐壽丞同武先去散原恪士留山待王君伯沆
好境初逢兩相得,重到便惜哀樂參。
焦山諸庵尚好在,惟羼識想隨幽探。
昔來玉蘭正作花,今看綠葉空扶檐。
清梵晨鐘不改度,十年夢寤飽塵凡。
沉泉悽愴久亦淡,約略話舊資僧談。
平生歸山真實意,到此惘惘仍難甘。
飢愁恐怖業未盡,暫來旋去吾何慚。
兩翁少留定清絕,有待未至憑■巉。
明樓月出諸籟寂,涼思一發酬幽耽。
拼音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
陳曾壽的其他作品
- 《 讀劍南集悲其壯志不遂篤老窮困然平生遇合亦有不可及者爲作二詩 》 —— [ 清 ] 陳曾壽
- 《 乙丑二月赴行在所寓浪公齋中海棠二盆盛開 》 —— [ 清 ] 陳曾壽
- 《 浣溪沙 · 焚香 》 —— [ 清 ] 陳曾壽
- 《 壽甘翰臣七十 》 —— [ 清 ] 陳曾壽
- 《 丁丑三月至舊京與立之伯夔君任羹梅及心畬叔明兩王孫聚晤常至夜分始散心畬園中花正開以詩紀之 》 —— [ 清 ] 陳曾壽
- 《 小極音啞感賦四首 》 —— [ 清 ] 陳曾壽
- 《 大雷雨坐湖廬同愔仲作 》 —— [ 清 ] 陳曾壽
- 《 九月十九日同復園謁禹陵登會稽山頂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