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勞玉初先生勞山歸去來圖

楊子渡揚子,椒山住焦山。 姓字巧曶合,古人邈難攀。 不謂遁世人,名山恰相關。 言訪逢萌居,受姓溯其先。 贏秦昔亂紀,萬戶琅玡遷。 實惟勞山下,因山姓以傳。 賢者避其世,得姓非徒然。 自有此山來,幾閱海成田。 蒼顏破涕笑,乃今見公還。 孤蹤感行止,信矣非人權。 哀哉道喪世,本根必先顛。 末季壞禮法,首決三綱藩。 一老口卒瘏,滄流不可填。 天心忽盈蕩,殺機動瀛寰。 我欲避蹄跡,一盻空九天。 先生正高臥,獨擁松風寒。 半壁晃海日,猶夢先王觀。 東坡詠遺逸,死灰或餘煙。 萬一東園翁,翻然下商顏。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