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散叟游龍井蒿老先至
靈湫昔龍幸,傑搆周巖阿。
兵荒道場歇,寂寞稀遊過。
前秋我適來,異境驚難摩。
平林絢高嶺,濃醉霜容酡。
升堂試泉茗,提汲煩頭陀。
碧潭瀉澄流,泠然奏環珂。
石?出衆木,幹日仍纖柯。
山寒敵堅瘦,詩骨增嵯峨。
隔晨奉母輿,侍坐忘日蹉。
同時聞妙香,清迥如風荷。
不知何因緣,散花證羅婆。
靈奇話散叟,踊躍窮煙蘿。
先登蒿庵翁,倦幾夢羲媧。
衆遊與獨往,所得竟孰多。
嵌壁仰天題,剔蘚勞摩挲。
篇終念舜憂,主惕知時和。
樑摧泣龍象,地勝空雲波。
僧豈無辯才,發祕誰東坡。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湫:深潭,大水池。湫(qiū)。
- 傑搆:傑出的建築。搆(gòu)同「構」。
- 周巖阿:環繞在山岩曲折處。阿(ē)。
- 頭陀:原意爲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
- 石?:疑爲「石楠」之誤,一種植物。?(nán)。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清迥:清曠高遠。
- 羅婆:可能指某種佛教相關的概念。
- 蒿庵翁:指蒿老。
- 羲媧:伏羲和女媧。
- 龍象:佛教用語,指修行勇猛且具有大力的人,也指高僧。
翻譯
深潭過去有龍光臨,傑出的建築環繞在山岩曲折處。因爲戰亂道場停歇了,寂寞冷清很少有人遊玩經過。前年秋天我恰好來到,奇異的境界令人驚歎難以捉摸。平展的樹林絢爛於高嶺之上,像濃醉後如霜的面容那樣紅。進入堂內嘗試泉水煮的茶,提水麻煩了僧人。碧綠的潭水傾瀉出澄澈的水流,清冷地發出像玉環玉佩撞擊的聲音。石楠在衆多樹木中突出,樹幹在陽光下依然纖細如枝條。山寒更加映襯出堅固清瘦,詩的風骨增添了高峻。隔天侍奉母親乘坐車輿而來,陪坐在旁邊忘記了時光流逝。同時聞到奇妙的香氣,清曠高遠像風中的荷花。不知因爲什麼緣由,如散花證明了某種佛教之理。神奇之事聽散叟訴說,興奮地在煙靄藤蘿中探索。先登上的蒿庵翁,疲倦地靠在几案上彷彿夢到了伏羲和女媧。衆人一同遊覽和獨自前往,所得到的究竟誰多。嵌入牆壁仰天題字,剔除苔蘚辛苦地摩挲。詩寫完了想到舜的憂慮,內心警惕知曉時政是否平和。屋樑倒塌令人爲高僧哀嘆,勝地空曠只有雲影水波。僧人難道沒有雄辯的才能,揭示奧祕誰能如蘇東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龍井的景色、人文和作者在其中的遊歷感受。詩中開篇寫龍井曾經的輝煌和如今的冷清對比,接着細緻地描寫了山水景色和茶湯的美好,渲染出一種清幽的氛圍。詩中還寫了與散叟、蒿庵翁的互動以及對佛教相關的感悟,體現出龍井除了自然景觀外所蘊含的宗教文化底蘊。作者在自然與人文之間感悟思考,既讚歎風景之奇,又對歷史變遷和世事有着深沉的思索,整體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同時,通過豐富而具有古雅韻味的詞彙,生動地展現出龍井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