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乙庵先生以新刻陵陽倚鬆二集見贈索詩
堂堂青石牛,重負萬鈞去。
八風作日用,幾輩仍此度。
無益遣有涯,何緣得依據。
飲水圖滿腹,雙井一杯露。
風雨不予違,婉孌同寐寤。
深冥千仞溪,滑坡留一步。
東軒一老人,啓我開徑路。
欲嘗初滴源,派流茲可溯。
韓饒並高音,寂寞傷遺著。
潛幽七百載,乍見乃如故。
陵陽自得師,臭味不差誤。
倚鬆頗早計,一偈了災懼。
萬古身後前,片羽資感慕。
要知薪火傳,杲杲初無住。
無隱有心香,百世猶旦暮。
何用惜夏高,無言同此趣。
拼音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
陳曾壽的其他作品
- 《 讀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負牛羊債」詩句有所感用其韻爲十詩 》 —— [ 清 ] 陳曾壽
- 《 踏莎行 · 庚午三月十一曰,夢見桃花數十株,落紅亂飛。 》 —— [ 清 ] 陳曾壽
- 《 春日雜述 》 —— [ 清 ] 陳曾壽
- 《 題心畬宋墨拓本 》 —— [ 清 ] 陳曾壽
- 《 讀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負牛羊債」詩句有所感用其韻爲十詩 》 —— [ 清 ] 陳曾壽
- 《 湖上一夕大雪寒不成寐寄懷節庵先一梁格莊 其一 》 —— [ 清 ] 陳曾壽
- 《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約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後席散客已盡矣獨坐成詠因憶 》 —— [ 清 ] 陳曾壽
- 《 擬遊白鹿洞未果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