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乙庵先生以新刻陵陽倚鬆二集見贈索詩

堂堂青石牛,重負萬鈞去。 八風作日用,幾輩仍此度。 無益遣有涯,何緣得依據。 飲水圖滿腹,雙井一杯露。 風雨不予違,婉孌同寐寤。 深冥千仞溪,滑坡留一步。 東軒一老人,啓我開徑路。 欲嘗初滴源,派流茲可溯。 韓饒並高音,寂寞傷遺著。 潛幽七百載,乍見乃如故。 陵陽自得師,臭味不差誤。 倚鬆頗早計,一偈了災懼。 萬古身後前,片羽資感慕。 要知薪火傳,杲杲初無住。 無隱有心香,百世猶旦暮。 何用惜夏高,無言同此趣。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