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寺中老樟一株雙幹皆大十圍其本殆不可量不知何代物也散原老人屬同賦之

法相院中長耳僧,早空諸相藏鋒棱。 一朝永明偶饒舌,結跏俄頃驚膚冰。 應身歷劫住山寺,定光一線燃龕燈。 我尋春茶數來止,但賞修竹青層層。 忽逢大身仰突兀,老樟分幹雙龍騰。 互如天柱伸兩戒,矯若雲翼張孤鵬。 神物不敢臆年代,但識倒掛千歲藤。 山僧築閣度長夏,片枝所覆蒼雲崩。 四時風雨掃落葉,老衲傴僂階難升。 散原老人詫一見,平生奇觀嗟未曾。 匡廬五爪震寰宇,對此只落聲聞乘。 遁世無悶亦有待,發幽奇句精靈憑。 高吟千里起鍾阜,佇聽夜半霜鍾應。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