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
夙聞塔山勝,筇枝拄朝暾。
陟巘四五重,一徑萬綠繁。
曲澗清可鑑,琮琤鳴雲根。
陽坡敞古寺,傳有唐梅存。
寺北恣幽討,風磴藤蘿捫。
兩石相倚薄,中虛成一門。
小憩羣鼓勇,復訝怪石蹲。
偃蓋二丈餘,獨不藉坤元。
下劣通人行,頹勢尤驚魂。
斑駁呈衆色,片片雲霞痕。
拾級體欲疲,兩亭倏高騫。
晴嵐生杖底,近峯皆兒孫。
荊豫及吳山,黛色如繚垣。
義水帶其趾,點綴桑麻村。
應接無暇日,徙倚澹忘言。
所見過所聞,爛漫傾芳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向來。
- 筇枝:qióng zhī,一種竹子,可以做手杖。
- 朝暾:zhāo tūn,早晨的陽光。
- 陟巘:zhì yǎn,登山。
- 琮琤:cóng chēng,形容玉石撞擊的聲音。
- 雲根:深山雲起之處。
- 偃蓋:yǎn gài,形容樹木枝葉橫垂,宛如傘蓋。
翻譯
向來就聽說塔山景色優美,拄着竹杖在早晨的陽光中出發。攀登四五重山峯,一條小路四周萬木繁茂。彎曲的山澗清澈可照見影子,泉水發出玉石撞擊般的聲音在雲起之處迴響。向陽的山坡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傳言有唐代的梅花留存。在寺廟北邊盡情地探尋幽深之處,石梯上有藤蘿可觸摸。兩塊巨石相互倚靠很薄,中間空虛形成一道門。短暫休息後大家鼓起勇氣,又驚訝於奇怪的石頭像蹲着一樣。像傘蓋一樣有二丈多寬的石頭,唯獨不依靠大地。下面很狹窄可供人行走,那衰敗的樣子尤其讓人驚魂。石頭上色彩斑斕呈現出各種顏色,一片片像雲霞的痕跡。沿着臺階走身體要疲憊了,兩個亭子忽然高高聳立。晴天的霧氣在杖底升起,附近的山峯都像兒孫一樣。荊州、豫州以及吳山,像青黑色的圍牆般環繞着。義水環繞在它的腳下,點綴着種有桑麻的村莊。應接不暇的美景讓時間飛速流逝,徘徊着恬淡得忘記了說話。所看到的超過了所聽到的,盡情地享受這美好而爛漫的景象並舉起酒杯。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塔山的美景。從登山的過程開始,描繪了繁茂的植被、清澈的澗水、古老的寺廟和奇特的怪石等,將塔山的幽深、靜謐和獨特景觀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中還描繪了遠處的山峯、環繞的山水和點綴其間的村莊,構建出一幅宏大而美麗的自然畫卷。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感受和體驗,讓讀者能深刻感受到塔山景色的魅力和詩人對自然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同時,豐富的詞彙和優美的語句也增添了詩歌的藝術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