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五首春日賦示楊生子掞

今日非昨日,明日復何如?朅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爲問東風吹老,幾度楓江蘭徑,千里轉平蕪。寂寞斜陽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須。名山料理身後,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容易衆芳歇;莫聽子規呼。
拼音

注釋

何如:如何,怎樣。 朅(qiè)來:爾時以來。 何事:貫後句,即指不讀十年書。或解作因何事而不讀十年書。 東風:春風。 老:猶言成長、成熟。 楓江蘭徑:典自《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平蕪: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寂寞斜陽外」句:典自《楚辭·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眇(miǎo)眇正愁予句:同典《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眇眇,極目遠望而不可得見;愁余,余愁的倒語,即自己滿懷愁緒。 意:指人生各自的追求。 斯須:頃刻,與千古對。 名山:典自司馬遷《報任安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身後:即身後事。此句意爲求取德業與聲名的不朽。 「也算古人愚」句:聯屬前句,意爲身後的不朽不應過分看重,更應注重眼前,注重當下的價値。 廬:簡陋的房屋。 「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句:代超然妙悟的見道境界,與前文三不朽的外求於人相對,即指不假外求。 「容易眾芳歇」句:同後一句,典自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末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又洪興祖補注曾引《反離騷》顔師古注云:「鵜鴂,一名子規,常以立夏鳴,鳴則眾芳皆歇。」辛稼軒《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眾芳,即百草;歇,凋落,凋零;子規,即杜鵑,鳴聲凄切。

張惠言

清江蘇武進人,字皋文,一作皋聞。嘉慶四年進士。官編修。初工駢文,詞藻極美。又工詞,爲常州詞派創始人。後治古文,學韓愈、歐陽修,號爲陽湖派古文。再進而治經學,深於《易》、《禮》,卓然爲經師。工篆書。有《周易虞氏義》、《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編》、《茗柯詞》。又選有《詞選》、《七十家賦鈔》。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