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藏雲根,鬱郁生巖竇。 直上九天表,須臾彌宇宙。 乘時作霖雨,遂使嘉禾秀。 膏澤遍蒼生,普世登仁壽。 不自居其功,飄然復歸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òu):孔、洞。

翻譯

那靈秀的山藏着雲的根,茂盛地生長在山岩洞穴之間。雲直上高到九天之上,不一會兒就瀰漫整個宇宙。藉着恰當的時機化作滋潤的雨水,於是讓好的禾苗變得秀美。滋潤的恩澤遍及所有的百姓,讓整個世界都登上仁厚長壽之境。卻不自己居功,瀟灑地又迴歸到山岫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雲的奇妙景緻與作用。詩的開頭通過「靈山藏雲根,鬱郁生巖竇」,生動地展現了雲的起源之處。接着「直上九天表,須臾彌宇宙」展示了雲的廣闊和迅速瀰漫之態。雲化爲雨,滋潤禾苗,「膏澤遍蒼生」體現了它對世間萬物的重要意義。最後它「不自居其功,飄然復歸岫」展現出一種無私和自然的情態。全詩語言簡潔形象,生動地表現出雲的特性與價值,蘊含着對自然現象的讚美以及一種謙遜無私的精神寓意。

張伯行

清河南儀封人,字孝先,號敬庵、恕齋。康熙二十四年進士,授中書科中書。歷官山東濟寧道、江蘇按察使福建、江蘇兩省巡撫、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居官二十餘年,聖祖稱之爲“天下第一清官”。在蘇撫任時,與總督噶禮互參訐。其學以程朱爲主,及門受學者數千人。卒贈太子太保,諡清恪。有《伊洛淵源錄》、《養正類編》、《困學錄》、《正誼堂文集》、《居濟一得》等。 ► 4篇诗文

張伯行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