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了無詩興不成一字夜讀東坡海外詩若有所會率成四首
平生學爲詩,辛勤徑難開。
中間一轉關,乃自焦山回。
閨閣失軟暖,初未昧去來。
殘照此江山,霜鍾入江雷。
此境永不滅,不記人世推。
拼音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
陳曾壽的其他作品
- 《 憶阿育王寺方丈山茶 》 —— [ 清 ] 陳曾壽
- 《 和君任牽牛花詩兼示寥志因寥志來詩有「不減塞外花」之句也 》 —— [ 清 ] 陳曾壽
- 《 拔可病中園花欲開矣感成七言古詩一章視病樹及餘次韻和之 》 —— [ 清 ] 陳曾壽
- 《 昭明寺夜坐 》 —— [ 清 ] 陳曾壽
- 《 丁卯之歲予病甚陟甫約遊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門外萬念俱忘恍然若有以無得爲得也別經廿載世變不可言感念不 》 —— [ 清 ] 陳曾壽
- 《 述菊 其五 》 —— [ 清 ] 陳曾壽
- 《 九日同龍山居士觚庵九兄四弟五弟七弟兒子邦榮邦直煙霞洞登高 其一 》 —— [ 清 ] 陳曾壽
- 《 張忠武公挽詩 其二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