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李伯虞左笏卿周沈觀丈訪菊太清觀不得遂至龍泉寺歸過酒樓小飲周丈有詩次韻

節寒氣逾爽,逸興當秋闌。 輕車赴晚道,影墮蒼茫間。 當年亭館地,今日斜陽寬。 靈宮訪秋菊,落葉空池壇。 回步過蕭寺,著履蒼苔乾。 長鬆抗高閣,雜卉迤修欄。 龍蛇動四壁,讚賞生微嘆。 文字爲小技,今成空谷蘭。 歷歷鍾梵音,諸天度凰鸞。 地清坐忘暝,茶歇神初完。 妙境如追逋,眩瞥跡已殘。 歸車就市飲,嘈切千指彈。 一心造喧寂,同境殊悲歡。 百年非可知,放懷尋所安。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