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與某校同學話別
去日一何速,來日應大難。忽與君等別校,使我百憂儹。喜散大千花片,相與同登覺岸,對麪有情看。大地雖荊棘,把臂有餘歡。
中原事,蒼涼甚,恨無耑。喚起種魂欲活,夢賦■■■。同仇踴躍■■,■■■■■■,願力自團團。無限臨岐義,努力勸加餐。
拼音
高旭
字天梅、號劍公,別字慧雲、鈍劍,江蘇金山(今上海金山)人,中國近代詩人、同盟會領袖之一、南社創始人之一。他早年傾向維新變法,後來轉向支持革命,與陳去病、柳亞子等創立南社。由於《申報》、《民國日報》不負責任地將所有參與投票人員作爲曹錕賄選人員,使其被迫捲入這場世紀冤案。詩文由其弟高基編爲《天梅遺集》。他的詩,常常洋溢着一種甘願爲國犧牲的英雄主義氣概。如“大事畢矣吃一刀,滾滾頭顱好男子”(《登金山衛城懷古》);“炸彈光中覓天國,頭顱飛舞血流紅”(《盼捷》)。高旭以歌行見長。其優點是跳踉恣肆,熱氣騰騰,表現了革命鼓動詩歌的特色;其缺點是淺露粗糙,錘鍊不足。辛亥革命後,看不到出路,思想苦悶、彷徨,詩風也隨之變化,叱吒風雲的氣概日少,而纏綿悲慼的成分日多。高旭早年受過“詩界革命”的影響。他的少數詩以儒、釋、道三教掌故與近代科學知識相糅合,走譚嗣同、夏曾佑路子。他的另一些詩則效法黃遵憲的《軍歌》等新體,比較通俗,不受五、七言束縛,可以配譜歌唱,如《女子唱歌》、《愛祖國歌》、《軍國民歌》、《光復歌》等。
► 154篇诗文
高旭的其他作品
- 《 菩薩蠻 · 寄攘叔 》 —— [ 清 ] 高旭
- 《 賀新郎 · 贈虯公、愚菴重行東渡 》 —— [ 清 ] 高旭
- 《 賀新郎 · 遣悶,和鈍子韻 》 —— [ 清 ] 高旭
- 《 虞美人 · 六月十三日作,用鈍根韻 》 —— [ 清 ] 高旭
- 《 如夢令 · 感事,和仙甫 》 —— [ 清 ] 高旭
- 《 百字令寄懷亞盧滬上,竝示巢南、申叔、曼殊、屏子諸子 》 —— [ 清 ] 高旭
- 《 憶蘿月吊硃三夫人周湘雲女士 》 —— [ 清 ] 高旭
- 《 浪淘沙 · 楊篤生自沉利物浦死,吊以此闋 》 —— [ 清 ] 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