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甯十詠

天險悠悠海上山,東南半壁倚台灣。 敬宣帝澤安群島,愧乏邊才控百蠻。 瘴霧掃開新氣宇,風沙吹改舊容顔。 敢辤遠跡菸波外,博望曾經萬裡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蠻: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縂稱。蠻,中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

繙譯

那天然險要悠悠矗立在海上的山,東南半壁之地依靠著台灣。恭敬地宣敭帝王的恩澤來安定衆多島嶼,慙愧自己缺乏邊防的才能來控制衆多南方少數民族。瘴氣之霧被清掃而開啓新的氣象,風沙吹拂改變了原來的麪貌。哪裡敢推辤到遙遠蹤跡於菸波之外,張騫(博望侯)曾經經歷萬裡之遙還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台灣的地理形勢和詩人的感慨。詩中既寫出了台灣作爲海上天險的重要位置,又表達了對帝王恩澤及邊防狀況的思考。“瘴霧掃開新氣宇,風沙吹改舊容顔”形象地描寫了環境的變化。最後用博望侯張騫萬裡歸來作比,顯示出麪對遙遠之地的一種態度。整首詩意境宏大,感慨深沉,躰現了作者對所処環境與責任的認知和思考。

高拱乾

高拱乾,號九臨。陝西榆林人。廕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任分巡臺廈兵備道,康熙三十四年(1695)秩滿陛浙江按察使。任內纂修《臺灣府志》,爲臺灣官修志書之始。〖參考高拱乾《臺灣府志》,臺銀本。〗以下所錄諸作乃據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藝文〉等,及近人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等選集編校。(施懿琳撰)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