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蘭先生以南翔羅漢菜見餉其太夫人手醃也相傳菜種爲達摩祖師所遺止附南翔寺十里有是菜袓師來時有鶴南飛故

震旦花開第一祖,飛錫曾過南翔地。 當年有鶴向南飛,至今猶認南翔寺。 了知攜來無一法,但挈霜蔬飽禪味。 有情下種自然成,十里森森鬱蔥翠。 世人知味不知名,有口但宣羅漢字。 夢蘭先生今白頭,腹笥便便教童稚。 有母有母慰行役,擷菜手醃親付畀。 分甘佈慈乃及我,謂我依然酸餡氣。 開瓶入齒冰雪鮮,一笑西來得真意。 何殊拾得與寒巖,殘菜竹筒勞餉饋。 北來我亦致鹽齏,臨別辛勤吾母制。 打包千里負晨昏,寸蔥每飯空凝淚。 安得此身便南翔,薦食高堂親奉侍。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