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師見予九日詩寄語曰豈忘庚戌重九耶何詩中未及之蓋是秋節師入都吊張文襄公之喪予以九日邀同陳韜老集於十剎

庚戌重九那可忘,置酒蕭涼廣化寺。 愁對先朝兩白髮,寫圖題句供流涕。 是時新遭相公喪,隔湖第宅喧哀吹。 江山雕疏老成殂,桓公此座當誰繼。 九原可作應痛絕,大荒披髮今何世。 玄陰凝冱日暫開,綺皓天留資倚畀。 國門餘生竟重入,訪舊仍返西州騎。 歲寒堂上作端午,玉盤角黍曾分賜。 豈知遁竄復人間,去天萬里題糕字。 我皇廣淵齊聖祖,天降殷憂豈無意。 蹉跎小忠甘九死,回潮萬事空餘淚。 懷賢念亂數佳辰,唳霄一雁心相寄。
拼音
陳曾壽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