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裳一首

越裳泛碧海,白雉充皇家。 四賓果何來,禮樂在中華。 帝跡貴齊貫,凋殘那可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裳:古代中國南方的一個民族,泛指南方邊遠地區。
  • 白雉:白色的野雞,古代象徵吉祥。
  • 四賓:指四方來賓,即四方來朝的使者。
  • 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華:指中國。
  • 帝跡:帝王的蹤跡或事蹟。
  • 齊貫:整齊一致,這裏指帝王的統治秩序。
  • 凋殘:衰敗,殘破。

翻譯

越裳之地,泛舟碧海之上,白色的野雞獻給皇家,象徵吉祥。 四方來賓爲何而來?因爲中國的禮樂文化。 帝王的事蹟珍貴而一致,但衰敗殘破的景象又怎能值得誇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中國的繁榮景象,通過「越裳泛碧海,白雉充皇家」展現了國家的富饒和吉祥。詩中「四賓果何來,禮樂在中華」強調了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四方來賓因中國的禮樂文化而來。最後兩句「帝跡貴齊貫,凋殘那可誇」則反映了詩人對國家衰敗的憂慮,即使帝王的統治秩序珍貴,但國家的衰敗卻不應被誇耀。整首詩既表達了對國家繁榮的讚美,也透露出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憂慮。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