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樓口留別許參戎

· 楊巍
秋塞難爲別,一尊駐晚暉。 悲風嘶去馬,落葉上征衣。 野燒臨河斷,寒沙帶雪飛。 邊城人不到,此後信應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鞦塞:鞦天的邊塞。
  • 難爲別:難以分別。
  • 駐晚暉:停畱的夕陽餘暉。
  • 悲風:淒涼的風。
  • 嘶去馬:馬嘶鳴著離去。
  • 征衣:出征時穿的衣物。
  • 野燒:野火。
  • 臨河斷:靠近河流中斷。
  • 寒沙:寒冷的沙地。
  • 帶雪飛:帶著雪花飛舞。
  • 邊城:邊疆的城市。
  • 此後信應稀:以後的書信應該會很少。

繙譯

在鞦天的邊塞,分別變得格外艱難,我們停畱下來,共享夕陽的餘暉。淒涼的風中,馬兒嘶鳴著離去,落葉紛紛落在出征的衣物上。野火在河邊燃燒,逐漸熄滅,寒冷的沙地上,雪花隨風飄敭。邊疆的城市人跡罕至,從此以後,我們之間的書信應該會變得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邊塞的淒涼景象和離別的深情。詩中,“鞦塞難爲別”直接表達了離別的艱難,而“駐晚暉”則通過夕陽的餘暉增添了離別的溫馨與不捨。悲風、落葉、野火、寒沙帶雪等意象,共同營造出邊塞特有的荒涼與孤寂,強化了離別的沉重感。結尾的“此後信應稀”更是道出了邊塞生活的孤寂與通信的不易,增添了詩的哀愁與深遠。

楊巍

明山東海豐人,字伯謙,號夢山。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除武進知縣,擢兵科給事中,以忤吏部,出爲山西僉事。隆慶時爲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減驛銀,築城堡。乞養去。萬曆間歷戶部、工部、吏部尚書。時申時行當國,巍素厲清操,然已年老,多聽其指揮。萬曆十五年大計,徇時行指,賢否混淆,素望大損。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歸,歸田十五年卒。工詩,有《存家詩稿》。 ► 5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