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答伯陽

河洲雙鴛鴦,流蕩還相逐。 皎皎白楊花,風吹不相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洲:河流中的沙洲。
  • 雙鴛鴦:一對鴛鴦,鴛鴦是一種水鳥,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或情侶。
  • 流蕩:漂流遊蕩。
  • 皎皎:明亮潔白的樣子。
  • 白楊:一種樹,其花輕柔,常隨風飄散。
  • 不相續:不能連續不斷。

繙譯

在河中的沙洲上,一對鴛鴦相互追逐,漂流遊蕩。 潔白如雪的白楊花,被風吹起,卻無法連續不斷地飄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河洲上的鴛鴦和白楊花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鴛鴦相逐,象征著恩愛和諧,而白楊花的不相續,則暗示了美好時光的短暫和無常。詩中運用了對偶和象征手法,語言簡潔而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楊士奇

楊士奇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年家貧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尋試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編修,入內閣,參機要。先後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閣爲輔臣達四十餘年,任首輔二十一年。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爲天下稱。英宗嗣位時方九歲,內廷有異議,賴士奇推戴,浮議乃止。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鍾之屬皆爲所薦。卒諡文貞。有《東里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 20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