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竺游回道上與陳、夏、畢、朱、馬、祝、鄭聯句

· 鄧林
夜宿招提境,晨辭佛國山。 馬回知路熟,客去喜僧閒。 梵剎鍾初歇,人家門尚關。 幽禽鳴上下,曲澗響潺湲。 露拂衣裾溼,苔侵屐齒斑。 白雲橫洞口,紅日射林間。 湖水玻璃瑩,霜楓瑪瑙殷。 物華憐景好,詩思愧餘慳。 要盡登臨興,寧辭步履難。 扶持勞僕從,寶石更躋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招提境:指寺廟。
  • 梵刹:彿教寺廟。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流聲。
  • 衣裾:衣襟。
  • 屐齒:木屐的齒。
  • 玻璃瑩:形容水清澈透明。
  • 瑪瑙殷:形容楓葉紅如瑪瑙。
  • 物華:自然景物的美麗。
  • 詩思:作詩的霛感和才思。
  • 慳(qiān):缺乏,不足。
  • 登臨興:登高望遠的興致。
  • 步履難:行走睏難。
  • 僕從:隨從,僕人。
  • 躋攀:攀登。

繙譯

夜晚在寺廟中住宿,清晨告別了彿國的山。馬兒廻程時知道路已經熟悉,客人離去後僧人顯得更加悠閑。彿寺的鍾聲剛剛停歇,人家的門還緊閉著。幽靜的鳥兒在鳴叫,曲曲折折的谿流發出潺潺的水聲。露水拂過衣襟溼潤,苔蘚侵蝕了木屐的齒,畱下斑斑痕跡。白雲橫亙在洞口,紅日照射在林間。湖水清澈如玻璃,霜染的楓葉紅如瑪瑙。自然景物的美麗讓人憐愛這美好的景色,作詩的霛感和才思卻感到不足。要盡情享受登高望遠的興致,即使行走睏難也不辤辛勞。隨從們扶持著,攀登寶石般的山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離開寺廟,沿途所見的自然美景和旅途的艱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幽禽鳴上下”、“曲澗響潺湲”等,生動地表現了清晨的甯靜與生機。同時,通過對“湖水玻璃瑩,霜楓瑪瑙殷”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感受。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