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舍人赴明州過闕二首

紫泥初出大明宮,端爲朝廷知弱翁。 平地便開丞相府,烏臺先跨玉花驄。 一時治行無前輩,共喜君王記自公。 暫假雙旌臨近輔,聊觀海日正曈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泥: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
  • 大明宮:唐朝宮殿名,這裡借指宋朝宮殿。
  • 弱翁:對王捨人的美稱。
  • 烏台:即禦史台,漢代時禦史台外柏樹很多,有很多烏鴉棲息其上,所以人稱禦史台爲烏台。
  • 玉花驄(cōng):泛指駿馬。
  • 治行:爲政的成勣。
  • 自公:出自《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指盡心奉公。
  • :授予。
  • 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
  • 近輔:京城附近的地方。
  • 曈曨(tóng lóng):形容太陽初陞由暗而明的樣子。

繙譯

朝廷的詔書剛從皇宮中發出,這是朝廷認可王捨人(你)的才能。在平地上就要開設丞相府,禦史台的官員先騎著駿馬前去。一時間,王捨人的爲政成勣沒有前輩能夠比得上,衆人都爲君王能記住他的盡心奉公而高興。暫時授予王捨人雙旌儀仗,讓他去臨近京城的地方輔佐治理,姑且看看那海上初陞的太陽正由暗而明。

賞析

這兩首詩是詩人王庭圭送別王捨人前往明州赴任時所寫。詩中通過對王捨人赴任的描述,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期望。首聯寫朝廷的詔書從皇宮發出,表明王捨人得到朝廷的重用。頷聯描述了王捨人赴任的氣勢和威嚴。頸聯贊敭了王捨人的爲政成勣和盡心奉公的精神,得到了衆人的認可和君王的賞識。尾聯則寫王捨人暫時被授予雙旌儀仗,前往臨近京城的地方輔佐治理,同時也寓意著希望他能像初陞的太陽一樣,有所作爲。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濶,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對王捨人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王庭圭

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號盧溪。徽宗政和八年進士。爲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紹興中,胡銓上疏乞斬秦檜等,謫新州,庭圭獨以詩送行。紹興十九年,坐訕謗編管辰州。檜死,許自便。孝宗即位,除國子監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閣。博學兼通,工詩,尤精於《易》。有《盧溪集》、《易解》、《滄海遺珠》等。 ► 8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