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

諫君不聽盍亡身,豈忍求生卻害仁。 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異世間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盍(hé):何不。
  • 亡身:捨棄生命。
  • 害仁:損害仁德。
  • 天庭:這裏可理解爲朝上,即在君王面前。

翻譯

向君王進諫卻不被採納,爲何不捨棄生命?怎麼忍心爲了求生卻損害了仁德呢。如果不向着朝上剖開自己的心而死,又怎麼能讓人知道他的心與世間常人不同呢 。

賞析

這首詩高度讚頌了比干的高尚品德和英勇忠義的精神。首句「諫君不聽盍亡身」直接點出比干面對昏庸的紂王,諫言不被聽從的困境,提出這時候應該果斷捨棄生命,凸顯出比干堅定的決心;次句「豈忍求生卻害仁」進一步強調比干不會因貪生而損害仁德這一高尚情操。後兩句「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異世間人」則直接表明比干唯有以死明志、剖開自己的心臟,來證明自己與那些耽於私利、不顧蒼生的凡人有着本質的區別。通過這首詩,比干爲了正義和真理不惜犧牲自我的光輝形象躍然紙上,讓讀者感受到他崇高的精神境界,詩人王十朋藉此詩表達了自己對古代忠義之士的敬仰與感慨,同時也讓讀者對於比干這段歷史典故有了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和認識。

王十朋

王十朋

宋溫州樂清人,字龜齡,號梅溪。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一。官祕書郎。曾數次建議整頓朝政,起用抗金將領。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陳抗金恢復之計。歷知饒、夔、湖、泉諸州,救災除弊,有治績,時人繪像而祠之。卒諡忠文。有《梅溪集》等。 ► 22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