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賞心亭寄虔州女弟

秀髮千峯霽,清涵萬里秋。 滄江天上落,明月鏡中流。 眼與魂俱斷,身依影獨留。 爲憐幽興極,不見爾來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秀髮:指山峯在雨後初晴時顯得清秀挺拔,充滿生機。
  • **(jì):雨後或雪後轉晴。
  • 清涵:清澈的江水包容着。涵,包容、包含。
  • 滄江:指江水,因江水呈青蒼色,所以稱滄江。

翻譯

雨過天晴,萬千山峯清秀挺拔,在秋日的晴空下顯得生機勃勃。清澈的江水彷彿包容了萬里的秋色。滄江的水像是從天上傾瀉而下,明月倒映在江水中,如同在鏡子裏緩緩流動。眼前的美景讓我肝腸寸斷,身子依偎着自己的影子獨自佇立。只因這幽美的興致達到了極致,只是可惜你不能前來一同遊覽。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秀髮千峯霽,清涵萬里秋」描繪出一幅壯闊而清新的秋日風景畫,「秀髮」賦予山峯鮮活之感,「清涵」盡顯江水的清澈與包容,境界宏大。「滄江天上落,明月鏡中流」進一步渲染景色的奇妙,江水從天上落下的誇張想象,以及明月在鏡中流動的生動比喻,都展現出自然景色的雄渾與美妙。詩的後半部分情感急轉, 「眼與魂俱斷,身依影獨留」,陡然由寫景轉入抒情,詩人面對美景卻倍感孤獨哀傷,「身依影獨留」將孤獨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最後「爲憐幽興極,不見爾來遊」點明題目,因爲此處美景興致滿懷,卻因妹妹不在身邊無人分享,表現出對身處虔州的女弟深深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以景襯情、情景交融,詩篇意境開闊又飽含深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