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hè)詩。
- 酬:酬答,用詩詞來回贈。
- 遠跡:遠離蹤跡,這裏指自己遠離官場等熱鬧之地。
- 荒郊:荒涼的郊外。
- 謝:辭謝,這裏有遠離之意 。
- 俊豪:才智出衆的人。
- 幹旄(máo):以犛牛尾飾旗杆,樹於車後,作爲儀仗。這裏代指有權勢者的儀仗,引申爲招攬人才 。
- 重趼(jiǎn):雙層的老繭。形容路途辛苦,不辭辛勞地奔波。
- 狂酲(chéng):大醉。
- 啖蔗:吃甘蔗。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雲:『漸至佳境。』」後常用「啖蔗」形容興味漸濃。
- 壞冶(yě):原指天地造化,這裏指精湛的寫作技藝。
- 天巧:天然的巧妙。
- 一陶:同一個陶匠所作,喻指相同、一般。
翻譯
我遠離那繁華之地隱居在荒涼的郊外,告別了那些所謂的俊才豪傑,春風之中又有誰來讓權勢者的儀仗爲我停留呢。老友不辭辛勞遠道而來,這份恩情是多麼深厚啊,你新寫出的詩篇連篇,而且韻律更加高超絕妙。你的詩作美好得如同大醉初醒後吃甘蔗一般,興味漸濃,又暢快得就像衰弱生病之人看到壯闊的海濤一樣令人振奮。我早就知道你有着精湛超凡的寫作技藝,如同天地造化一般天然巧妙,怎麼能和世上一般人相提並論呢 。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對友人宋玘作品的酬答之作。開篇兩句詩人以「遠跡荒郊」表明自己的隱居狀態,有一種遠離塵囂的淡然。「春風誰與駐幹旄」則流露出些許對自身境遇的感慨,昔日的榮耀顯貴已不再有。頷聯通過「重趼」突出老友爲相見不辭勞苦,體現了友誼的深厚。誇讚新句「韻更高」,表現出對宋玘詩歌藝術水平的高度讚賞。頸聯使用兩個生動的比喻,「狂酲初啖蔗」形象地描繪出讀宋玘詩如嘗甘蔗漸入佳境的美好感受;「衰病得觀濤」把讀詩後的暢快比作衰病之人見到波瀾壯闊的海濤,給人以強烈的衝擊和振奮之感。尾聯以「壞冶成天巧」高度讚揚宋玘作詩技藝神妙如同天造,「豈與人間共一陶」更是將其與常人區別開來,由衷地表達出對友人才能的推崇。整首詩以質樸的語言傳達真摯的情感,兼具對友情的珍視與對友人佳作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