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堂前有杏花一株在脩竹之外殊有風味用昌黎韻
註釋
- **脩竹(xiū zhú)**:修長的竹子。
- **梅英:梅花。
- 嫣然:美好貌,常用來形容笑容。這裏形容杏花盛開美好姿態。
- 孤城絕塞:偏遠孤立的城邑和邊塞。
- 綽有:很有。
- 封殖:壅土培育樹木,引申爲培育、扶植。
- 中和:指氣候適中、不冷不熱。
- 浪蕊:盛開的花。常比喻浮浪的女子。這裏指易落的花。
- 瘴霧:南方山林間溼熱蒸鬱致人疾病的霧氣。
- 歸興:返回故鄉的興致。
- 律:古代用竹管定音,共有十二個,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叫做律;偶數的六個管叫做呂。歲律指時間、光陰。
- 簫臺:一般代指隱居之地 。
翻譯
桃李還未盛開,梅花也已經飄落凋零,只有杏花嫣然綻放,呈現出淡淡的紅色。在這偏遠孤立的孤城邊塞,杏花一株獨自開放,頗有仙人超凡脫俗的韻味。它的高枝有一半伸出修長的竹林之外,那如醉酒般的花朵顏色,大概和江梅差不多。夔州這裏的花木本就不多見,不知是誰精心培育了這株美好的杏花。春光忽然間降臨到刺史居住的宅院裏,此時天氣也正是不冷不熱的宜人時節。杏花不像那些易落的花兒飄零在瘴霧之中,自有甘露滋潤着這片芬芳的花叢。我來到這裏時光已經匆匆過去兩年,此時返回故鄉的興致很濃,目光遙望着吳江的楓葉。往昔在曲江的那些往事不值得回味,我只願意做一個老年的園圃之人,安於自己的窮困生活。不知道明年杏花開放的時候我會在哪裏,只期望能在簫臺東的數畝小園之中。蒼蒼茫茫的煙雨瀰漫在巫峽之上的美景一定要記在心裏,而這些暢酣淋漓的詩句就吟詩給梅翁聽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甘露堂前杏花盛開的獨特景緻。首聯以桃李未吐、梅英已空作爲襯托,突出杏花「嫣然作小紅」的與衆不同和先時開放,給人以清新之感 ,點出杏花獨特的早開風姿。頷聯描寫孤城絕塞的環境,卻因這一株杏花而增添仙家風範,將杏花置於偏遠之地,更顯其珍貴與獨特超凡,借景與人的情感聯繫,抒發了詩人即使身處僻地,依然能發現美好事物的心境。頸聯細緻描繪杏花姿態, 「高枝半出脩竹外」刻畫出杏花的超脫姿態,與「醉臉略與江梅同」的生動形容,讓杏花形象躍然紙上。 詩中既有對杏花自身美好姿態與高潔品性的讚美,如以「不同浪蕊落瘴霧」形容杏花不與凡花同流的品質;又融入個人經歷情感,「我來歲律驚兩換」感嘆時光匆匆,「歸興遙指吳江楓」表達出歸鄉的急切;最後「願爲老圃安吾窮」等句,流露出詩人安於窮困、嚮往平淡田園生活的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借杏花寄託詩人的心境與志趣,在描寫自然之美的同時,展現出詩人豐富的精神世界 以及複雜情感交織而生出的獨特詩境。

王十朋
王十朋的其他作品
- 《 宣公 》 —— [ 宋 ] 王十朋
- 《 過風口望巫峽巖嶂如雁山祥雲峯經行峽煙霞障 》 —— [ 宋 ] 王十朋
- 《 鄉人項服善宰鄱陽有政聲人惜其去用郡圃栽花韻作詩數篇敘別遂和以送之 》 —— [ 宋 ] 王十朋
- 《 端午日陪柳嚴州登千峯榭 其三 》 —— [ 宋 ] 王十朋
- 《 夜宿下沙步有小浦藏舟於口懼有風也是夜浪忽作聲如潮舟爲之撼如是者三舟人驚懼初謂有風起視則天籟不號星月皎 》 —— [ 宋 ] 王十朋
- 《 壬申中秋交朋解散不期而會者鄭生遜志夏生伯虎因小飲玩月二子各以詩贈依韻酬之 》 —— [ 宋 ] 王十朋
- 《 送查元章二首 》 —— [ 宋 ] 王十朋
- 《 劉韶美辭試館職 》 —— [ 宋 ] 王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