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置將:設置將領。
- 蹉跌(cuō dié):失足摔倒,比喻失誤。
- 毫釐:一毫一釐,形容極少的數量。
- 兵符:古代調兵遣將的憑證。這裏代指軍事行動 。
- 按撫:安撫,撫慰。
- 使節:使者所帶的符節。借指使者。
- 孺文:應是蘇屯田的字。
- 風流:風采、風度 。
- 直筆:正直地書寫。也指史書。
翻譯
自古以來設置將領是爲了讓軍隊精良,可是很多地方的失誤往往由細微之處而起。長期用兵之後才調兵遣將去平定,紛亂的局面需要使者頻繁地去安撫。當百姓窮苦之後恩澤才容易推行,而一個人的功名常常在急難之時得以展現。如今蘇屯田你風度翩翩前往廣西任職,日後史冊記載你的事蹟,也定然無愧於文字的褒揚。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提到設置將領的目的以及引發的問題,蘊含着對軍事與地方管理的思考。頷聯通過「兵符出」與「使節移」生動展現出此前廣西地區面臨軍事動盪以及當下急需安撫的局勢。頸聯深入探討了爲政的道理,指出在百姓困苦時推行恩澤容易且必要,一個人的功名在救急解難時更能彰顯,富有深意。尾聯則對蘇屯田寄予了熱烈的期望與讚譽,認爲他有令人敬仰的風采,相信其功績日後在史冊中值得書寫。整首詩既有對現實局勢的理性分析,又有對友人的讚美與勉勵,體現了王安石詩歌立意深遠、說理抒情相融合的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