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源:指大龍湫的水源。
- 雁池:雁蕩山上的雁湖,大龍湫的水源頭之一。
- 裂石崩崖:形容瀑布衝開岩石、衝破山崖,極爲壯觀。
- 下九霄:從極高的天空落下。九霄,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霄指天的極高處 。
- ****生綃(xiāo):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人常用以作畫,這裏用來形容瀑布像白色的絹布。
- 勒:刻。
- 移文:一種公文文體,這裏用「北山移文」典故,代指勸歸的文字。
- 石樑:石樑洞,爲雁蕩山勝景之一,在大龍湫附近。
翻譯
大龍湫的靈妙水源遠遠地與東邊的雁池相連,它彷彿從九霄雲端帶着崩裂岩石、衝倒山崖之勢洶涌落下。那瀑布好像把青天切成兩半的倚天長劍;月光下,又似泉水的居室中懸掛着一幅潔白的生綃。秋天時節,它如同大江奔騰、暴雨傾瀉,極爲湍急;五月之時,它又像雪花、冰花紛紛揚揚飛舞。可別寫勸歸的文字叫我回到北山去,將來我一定會應這石樑勝景的召喚再次前來。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大龍湫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象。開篇點明瀑布水源的悠遠深邃,「裂石崩崖下九霄」以誇張之筆寫出瀑布從天而降、震撼人心的磅礴氣勢。頷聯運用奇特的想象,將瀑布比作倚天長劍和懸掛的生綃,分別從氣勢和形態兩方面展現瀑布的壯美與清幽,將動靜結合得恰到好處。頸聯通過「三秋」「五月」不同時節瀑布的不同特點,寫出了瀑布多變的雄偉姿態,「江聲雨勢」極言秋季之湍急雄渾,「雪片冰花」又盡顯五月時的飄逸柔美 。尾聯巧用典故,表達了詩人對大龍湫美景的深深眷戀與不捨之情,也給詩歌增添了一份瀟灑超脫的意味,讓整首詩在描繪壯觀自然之景的同時,又蘊含詩人真摯浪漫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