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用足兩韻二首

影落荒林靜者知,微香不與衆芳期。 雲深絕壑水流處,月靜高空雨過時。 邂逅芝蘭隨臭味,窮通山日自葳蕤。 從來物理多同異,指點川原付畫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靜者:指內心寧靜、能體悟自然的人。
  • 微香:淡淡的香氣。
  • 衆芳:衆多花草。
  • 絕壑:極深的山谷。
  •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 芝蘭:常用來比喻美好和高尚的品質或事物。
  • 臭味:這裏「臭」讀 xiù ,「臭味」即氣味,引申爲志同道合。
  • 窮通:窮困與顯達,這裏可理解爲不論環境好壞。
  •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樣子。
  • 物理:事物的道理、規律 。
  • 川原:山川原野。

翻譯

百合花的影子落在荒林之中,只有內心寧靜的人才能知曉,那淡淡的香氣並不與衆多花草爭豔同期。在雲霧深深的幽谷裏,水流潺潺之處;在明月寧靜的高空中,陣雨過後之時(它自在生長)。偶然間如同與芝蘭相遇,彼此氣味相投,無論環境好壞,就像山中的日子一樣,自在地茂盛生長。自古以來,事物的道理總是有同有異,如此美妙的百合與山川之景,就交給畫師去描繪展現吧。

賞析

這首詩圍繞百合花展開,營造出一種清幽、寧靜的意境。開篇以「影落荒林靜者知,微香不與衆芳期」,點出百合花遠離俗世,不與百花爭豔,只有內心寧靜的人才能發現它的美,表現出百合花的高潔、淡泊。「雲深絕壑水流處,月靜高空雨過時」,進一步描繪了百合花生長的清幽環境,雲霧深深的山谷,水流潺潺,高空明月,雨後寧靜,強化了百合花的高雅氣質,宛如仙子出塵。「邂逅芝蘭隨臭味」一句,將百合花與同樣象徵美好的芝蘭相比,暗示其品質高尚,有知音相和。「窮通山日自葳蕤」則體現出百合花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能自在生長、蓬勃旺盛,展現出一種堅韌與豁達。尾聯「從來物理多同異,指點川原付畫師」,由描寫百合花昇華到對世間萬物道理的思考,詩人感慨世間萬物道理雖有同有不同,但眼前這美好的景緻,就由畫師定格下來吧,既是對百合花及山川美景的讚美,也流露出詩人對自然妙趣、萬物哲理的深刻感悟 ,全詩情景交融,飽含着詩人對百合花這類高潔品質的讚美之情。

釋函是

函是,字麗中,別字天然,號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補諸生,與里人樑朝鐘、黎遂球、羅賓王、陳學佺輩,並以高才縱談時事,舉明思宗崇禎六年(一六三三)鄉試第二。會試不第,謁僧道獨於廬山,祝髮于歸宗寺。既返廣州,主法訶林。明亡,徙番禺雷峯,創建海雲寺,舉家事佛。孤臣節士,皈依者衆。歷主福州長慶、廬山歸宗,及海幢、華首、丹霞、介庵諸剎,晚年主法雷峯。著有《瞎堂詩集》等。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7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