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蔚:張仲蔚,是古代的隱士,常居蓬蒿之中。(「蔚」讀音:wèi)
- 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叢、野草。
- 雅沒:很深地埋沒,消失不見。
- 榮名:榮譽和名聲。
- 求亡:在文中指的是擊鼓尋找逃亡的人,這裏可能是借指追求表面的、無意義的東西。
翻譯
張仲蔚隱居於蓬蒿之中,無人知曉,他閉門修養心性,對榮譽名聲不太在意。古人的這種淡泊處世的態度被今人所嘲笑,而今人擊鼓追求那些無意義的東西,實在是太過分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古代隱士淡泊名利的讚賞,以及對現代人追求虛榮和表面東西的批判。詩中以張仲蔚爲古代隱士的代表,他隱居在草叢之中,不追求榮華富貴,體現了一種高尚的品德和超脫的境界。而現代人卻對這種淡泊的態度加以嘲笑,反而去追求那些沒有實質意義的東西,作者認爲這是一種過度的、不理智的行爲。整首詩通過對比古人與今人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和人們價值觀的扭曲,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真正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