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家宴詠月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 天意一夜別,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霧靄,皓色遍高空。 願把團圓盞,年年對兔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秋:秋季共九十天,故稱「九秋」。
  • 三五夕:農曆每月十五的夜晚。
  • 秋中:秋季的中期。
  • 霧靄(ǎi):霧氣。
  • 兔宮:指月宮,傳說月中有玉兔。

翻譯

秋季的九十天裏每月十五的夜晚,這個夜晚正是秋季的中期。上天的心意一夜之間就有分別,然而人的心情千古以來都是相同的。清澈的光輝消除了霧氣,潔白的月色遍佈高空。希望舉起那象徵團圓的酒盞,年年都對着那月宮。

賞析

這首詩圍繞中秋之夜的月亮展開,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氛圍。「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點明時間是中秋夜,有一種時間的厚重感。「天意一夜別,人心千古同」表達了自然的變化和人們對團圓的永恆期盼這一不變的情感,凸顯出人們共有的情懷。接下來描寫月光的清澈明亮,使得夜空變得清朗。結尾處着力於希望能年年在團圓之際對着月宮飲酒,寄寓了對美好生活和團圓的嚮往。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對月的詠歎傳達出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團圓的渴望。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 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