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吏部張尚書帥成都一百韻

· 朱翌
一代亨衢上,明公逸步超。 河東書具作,圯下老相邀。 海闊雲垂翼,天清鬥壓杓。 三人前鼎甲,千佛仰孤飆。 弟子師尊董,諸儒稱述蕭。 西昆收俊乂,東壁絕塵囂。 別乘將離汴,輕舟徑指苕。 湖山縱清美,家國尚飄搖。 慟哭天傾柱,歸情戶見蛸。 奉祠投里閈,招隱向山椒。 並海屯千衛,披榛拱百僚。 迴鑾須故國,負靮且今朝。 光列哀烏位,星馳封馬軺。 賢裾來接武,陰沴自潛消。 香案依丹陛,螭㘭立紫霄。 飛鴻九天去,歸鶴一聲嘹。 主上思圖舊,王人促見招。 起居還左史,議論鄙南朝。 大呂聲揚遠,元圭質匪彫。 掖垣裁詔密,禁路賜纓彯。 滅澆圖興夏,巡方首從姚。 自南瞻析木,直北望玄枵。 玉海千尋浪,江南五色鷂。 矯如出塵隼,凜若在秋雕。 去國還追信,刓章豈易堯。 光華司馬甲,整頓路車鞗。 國事煩參決,廷詢得具條。 乘時笑乾沒,許國敢輕佻。 河洛干戈滿,陵原草木焦。 青春深仗節,久雨更乘橇。 取道先轅楚,揚旌轉望蕭。 一抔藏萬世,九廟正三昭。 遂使儀如漢,將令樂奏韶。 路迷彪過跡,澗涸夜生潮。 去日春仍淺,歸期暑正熇。 君王喜不寐,天下首方翹。 疏奏忠無隱,臣生苦不聊。 戴天那忍共,得地豈宜驕。 內治今當亟,高名不敢要。 銓衡真有託,啓事復何遼。 道直鹹推汲,謀深豈計晁。 定非揮扇羽,寧要插蟬貂。 褒貶書方舉,奸諛骨合銷。 懷開真坦坦,燕處自夭夭。 當寧西南顧,常懷參井迢。 遍詢醫國效,立遣愈民痟。 文武資兼稟,詩書氣不恌。 衆皆可郤縠,一以委張昭。 除目凌晨下,行裝即日撩。 被攜猶剌刺,涉遠乃翛翛。 帆影三江水,車聲萬里橋。 丈人峯嵂屼,神女峽岧嶢。 石室畫闇淡,草堂人寂寥。 山圍玉壘峻,水減石犀遙。 石表筍雙立,銅青柏未凋。 錦江喧士女,藥市混仙樵。 劫墮乾坤壞,流橫海嶽漂。 惟茲井絡外,依舊角弓弨。 自昔三刀夢,多傳五褲謠。 威餘嚴僕射,功說李文饒。 文定棠尤美,乖崖福可徼。 事今難悉數,公亦豈其苗。 秦地新通棧,瞿塘穩泛橈。 虎貔環外閫,耨耜得深穮。 正可供壺奕,隨宜列鼓簫。 蒲鞭束高閣,竹馬戲垂髫。 好閱相如賦,終閒李廣刁。 奎文天象轉,延閣士林標。 此去庭無愈,行聞衆選陶。 付之樞極運,鹹仰泰階霄。 賤子無三徑,平生有一瓢。 老將書蠹槁,時作草蟲喓。 大笑玉三刖,不求銀十腰。 古今同閱宙,南北信吹薸。 已類蜂粘網,真成鹿覆蕉。 屢經多盜境,幾至獨身跳。 何處地堪避,知誰戰敢挑。 月明三匝鵲,巢比一枝鷯。 釣瀨長烹鯉,窮山飽聽鴞。 臨書池盡黑,就局博嫌麼。 臂有七賢把,丹亡九轉燒。 唯堪貫薜荔,未肯摋芳虈。 賣藥難爭價,爲農等寓僑。 稍能羞野葛,初未識江珧。 已罷尋蛩駏,欣聞退猲獢。 誰憐人爲米,敢有意遷喬。 過我深披藋,追涼薄曳綃。 狐裘憐晏子,縞帶與公僑。 挽引煩推轂,陶甄爲置窯。 清時容潦倒,策府著芻蕘。 憶昨西湖上,隨公羽蓋飄。 青山迎晉履,綠水泛湖?。 上相尊仍美,將軍勇正驍。 道爭棋屢覆,壺響箭呈梟。 茶乳晴尤發,香雲淨更翲。 晚花棲嫩菊,近岸俯遊鰷。 四望天連水,羣簪玉及瑤。 政親連榻坐,倏見錫戈雕。 良月霜楓冷,佳晴雪霰銷。 留公已無策,鼎食望加調。
拼音
朱翌

朱翌

宋舒州懷寧人,字新仲,號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徽宗政和八年進士。調溧水簿。高宗時,歷祕書少監、中書舍人,預修《徽宗實錄》。以不附秦檜,謫居韶州,倡明理學。檜死,起爲祕閣修撰,歷知嚴州及寧國、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閣待制。有《灊山集》、《猗覺寮雜記》。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