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感興二十首
西方論緣業,卑卑喻羣愚。
流傳世代久,梯接凌空虛。
顧盻指心性,名言超有無。
捷徑一以開,靡然世爭趨。
號空不踐實,躓彼榛棘途。
誰哉繼三聖,爲我焚其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卑卑:形容淺陋。(「卑」,讀作「bēi」)
- 顧盻(xì):環視,左顧右盼。
- 躓(zhì):被絆倒,遇到障礙。
翻譯
西方談論緣分和業力,以淺陋的言論來比喻那些愚昧的衆人。這種說法流傳了很長時間,就像階梯一樣連接到虛幻的高空。人們左顧右盼,指着心性,用名言來超越有和無的界限。一旦捷徑被開啓,世間的人們便紛紛爭相追逐。然而,口號喊得響亮卻不踐行實際,最終在荊棘的道路上被絆倒。誰能繼承三位聖人的思想,爲我將這些書焚燒掉呢?
賞析
這首詩中,朱熹對西方關於緣業的理論表示了質疑和批判。他認爲這種理論淺陋且虛幻,雖然吸引了很多人盲目追隨,但卻是空喊口號,不切實際,最終會讓人陷入困境。詩中體現了朱熹對真理的追求和對虛妄學說的不滿。整首詩語言簡潔,表達了作者鮮明的觀點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