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白衣寺鐘樓

· 朱翌
憑高直欲馭西風,百里纖毫盡發矇。 樓觀相望秋色裏,江山爭麗海光中。 雲容入座如相識,足力緣梯尚不窮。 肯使詩成誇得意,撞鐘驚起坐禪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憑高: 憑藉高處,在高處。 **
  • ****馭(yù):駕馭,這裏有藉助、乘着之意。 **
  • 纖毫:極其細微的事物。纖,細小;毫,毫毛 。 **
  • ****發矇(fā méng): 消除矇昧,這裏指將遠處細微之物看得清楚明白,等同於撥開迷霧看清事物。 **
  • ****樓觀(guàn):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觀,道教的廟宇,也指高大的樓臺。 **
  • 雲容:雲彩的容貌姿態。 **
  • 足力:腳力,體力 。 **
  • 緣梯:沿着梯子攀登。緣,沿着,順着 。 **
  • 肯使:怎肯讓。肯,怎肯;使,讓。 **
  • ****誇(kuā):同「誇」,炫耀。 **
  • 坐禪翁:正在坐禪的老僧。坐禪,佛教指靜坐冥想,領悟佛法。

翻譯

站在高高的鐘樓之上,彷彿能借着西風自由馳騁;百里之地的細微之物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不再朦朧模糊。樓殿在這秋意之中相互輝映,江山爭奇鬥豔,與大海的波光交融在一起。雲彩飄入座位,就好像是熟悉的老友一樣;沿着階梯攀登,體力似乎還很充足,毫無疲憊之感。怎麼能僅僅因爲詩作成而沾沾自喜去炫耀呢,(於是)撞響了鐘聲,驚起了正在坐禪的老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白衣寺鐘樓後的所見所感。開篇「憑高直欲馭西風,百里纖毫盡發矇」,詩人站在高高的鐘樓之上,豪情滿懷,彷彿要駕馭西風,視野極爲開闊,百里景色清晰入目,盡顯鐘樓之高和詩人胸懷之寬廣。頷聯「樓觀相望秋色裏,江山爭麗海光中」,描繪出一幅雄渾壯闊的秋日美景圖,樓觀在秋色中相互呼應,江山與海光爭奇鬥豔,色彩斑斕,富有畫面感,展現大自然的壯麗美妙。頸聯「雲容入座如相識,足力緣梯尚不窮」,詩人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感受融爲一體,雲彩彷彿老友般親切,攀登時體力充沛,流露出詩人輕鬆愉悅的心情和對此情此景的喜愛。而尾聯「肯使詩成誇得意,撞鐘驚起坐禪翁」則筆鋒一轉,詩人沒有隻沉醉於作詩的得意之中,而是選擇撞鐘,驚起坐禪之翁,似乎在暗示着在這美好景色中,不應過分自我陶醉,而要有更高的追求和超脫之感。整首詩既有生動的景物描寫,又蘊含着詩人微妙的心境感悟,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獨特的審美。

朱翌

朱翌

宋舒州懷寧人,字新仲,號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徽宗政和八年進士。調溧水簿。高宗時,歷祕書少監、中書舍人,預修《徽宗實錄》。以不附秦檜,謫居韶州,倡明理學。檜死,起爲祕閣修撰,歷知嚴州及寧國、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閣待制。有《灊山集》、《猗覺寮雜記》。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