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東故人

· 朱翌
北風號木造秋悲,書到江南九月遲。 雁過宜頻問消息,詩成猶得慰相思。 想當雨澹煙昏處,又見橙黃橘綠時。 若到北山煩寄語,道林真覺乃吾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áo)木:指大風颳過樹木發出聲響。號,大聲呼叫、呼嘯。
  • :細雨。「雨澹煙昏」描繪了一種煙雨朦朧暗淡的景象。

翻譯

北風呼嘯着刮過樹木,營造出秋日的悲傷氛圍,我寫的書信到達江南時已經是九月,非常遲緩了。大雁飛過的時候應該頻繁地去詢問關於你的消息,寫成的詩篇還能夠慰藉我對你的相思之情。想象着在那細雨朦朧、煙霧昏沉的地方,又到了橙子金黃、橘子翠綠的時候。如果有人到了北山,麻煩替我帶句話,道林真覺禪師實在是我的老師啊。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寄給江東故人的詩作,情感真摯且細膩。開篇通過「北風號木」描繪出蕭瑟秋景,濃濃悲秋之感撲面而來,同時點明信件到達之遲,暗含對未能及時傳達思念的遺憾。「雁過宜頻問消息,詩成猶得慰相思」,巧妙地表達出對友人的關切與思念,希望借大雁頻繁傳遞消息,而自己寫詩也是爲了慰藉內心的相思。「想當雨澹煙昏處,又見橙黃橘綠時」,從實寫轉向虛寫,描繪出想象中江南的景色,煙雨迷離的氛圍映襯出淡淡的愁緒,橙黃橘綠又帶有一抹亮色,豐富了畫面感。最後兩句「若到北山煩寄語,道林真覺乃吾師」,看似突兀地提及道林真覺禪師,實則擴大了詩歌情感深度與文化內涵,或許禪師代表了作者心中某種精神追求,希望把自己的心跡傳達給友人。整首詩情景交融,詞簡意豐,將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個人的精神思索融合在一起,很有韻味。

朱翌

朱翌

宋舒州懷寧人,字新仲,號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徽宗政和八年進士。調溧水簿。高宗時,歷祕書少監、中書舍人,預修《徽宗實錄》。以不附秦檜,謫居韶州,倡明理學。檜死,起爲祕閣修撰,歷知嚴州及寧國、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閣待制。有《灊山集》、《猗覺寮雜記》。 ► 362篇诗文